在我国带量采购和鼓励药品创新等政策的影响下,改良型新药将持续被市场关注。基于此,药智咨询对改良型新药(限定药品类型为化学药品,下同)现状、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,以期还原中国改良型新药行业发展脉络,剖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,为关注改良型新药领域的医药同仁提供决策参考。
1.政策驱动下药品全渠道格局演变;2.新形势下药品市场终端发展趋势;3.新形势下药品市场终端驱动因素;4.新形势下药品终端发展趋势及工业应对
肿瘤药物,刚需|创新|价格驱动|大品种引领细分商品结构迭代!
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,个体化诊疗已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发展方向。二代测序(Next-Generation Sequencing, NGS)技术凭借其高通量、高灵敏度和多基因并行检测的独特优势,彻底革新了遗传性疾病、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诊断模式,成为推动体外诊断(IVD)领域创新的核心驱动力。 近年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加快了对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步伐,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日趋完善,为 NGS 类 IVD 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良好的政策环境。在此背景下,国内 NGS-IVD 市场蓬勃发展,新产品不断涌现,技术路线各具特色,区域产业格局逐步形成。
目前,药智医械数据库共收录全国 25 种药物涂层球囊产品(根据产品名称计算),总计 11743 件采购量,其中药物涂层球囊省际联盟(京津冀、三明联盟、省际联盟)相关数据 9710 条,共计 13 个采购项目,其中 7 个项目为接续采购,6 个中标项目
总体来看,2025 年上半年贸易总额环比呈现下降趋势,环比下降 7.5%;2025 年上半年出口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有所上升,进口同比下降 4.5%。 从 2025 年上半年总体数据来看: 出口方面,2025 年上半年亚洲市场为最大出口贸易市场,市场份额占比达 33.18%。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 RCEP 国家、“一带一路”和东盟出口总额分别是 339.0672 亿元、386.5402 亿元、130.8068 亿元;相比 2024 年下半年,RCEP 国家下降 4.26%,“一带一路”下降 2.45%,东盟下降 7.76%,2025 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出口地为美国、德国、日本,其中美国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,占中国出口市场的 22.35%。2025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医用耗材的金额占比最高,达 44.61%。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中,广东省为出口额最大的省份,2025 年上半年出口额为 384.1316 亿元。 进口方面,2025 年上半年欧洲市场为最大进口贸易市场,市场份额占比达 41.36%。2025 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进口地为美国、德国、日本,其中美国为中国最大的进口贸易国家,占中国进口市场的 22.75%。2025 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医疗设备的金额占比最高,达 47.84%。中国医疗器械进口贸易中,上海市为进口额最大的省份,2025 年上半年进口额为 635.5483 亿元。
截至 2025 年 7 月,无源植入器械-骨科耗材类产品在有效期内的注册总数已达 3841件,从近五年首次注册产品数量来看,2023 年产品注册数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值,有 425项。 2021 年至 2024 年,首次注册的新产品中,国产化率平均约为 90%。2025 年截至 7月,国产批准上市的首次注册产品累计达 152 项,国产化率持续提高,占比高达 90.4%。
2025 年上半年,各省通过强化数据治理、价格联动和流程优化,推动耗材挂网向透明化、高效化发展,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与价格虚高问题,为医疗机构 采购提供更规范的市场环境。湖北、陕西等多省开展耗材挂网数据清洗,要求企业 7 月 25 日前完成国家医保编码绑定及信息确认,未合规产品将暂停交易。湖南、新疆通过平台价格比对,清理重复挂网或价格异常产品,推动全流程可追溯管理。 根据药智医械数据统计,2025 年上半年医用耗材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,中标及挂网数据总量突破 300 万,涵盖了超过 6000 种医用耗材产品(统计以通用名称为基准),充分映射出医用耗材市场的丰富多样与活跃程度。
国产Ⅱ、Ⅲ类注册医疗器械一站查询。
全国各省市医用耗材中标、挂网数据查询。
全国各地医疗器械带量采购招标、中标信息。
全球数十万份医疗器械说明书检索查询。
上海乘鹰
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
深圳优创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广州泽盛药业科技有限公司
陕西盘龙翊海医药有限公司
【其他合作】
【其他】
【工艺技术】
【产品注册】